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三乘菩提概说”。今天我们继续要跟大家讲,出世间八正道(或者是说佛法八正道)里面的“正定”跟“正精进”这两项内容。
我们说一般来讲,当我们看到“定”这个字眼,一般大家先入为主的概念(或者说依过去所知道的概念),其实很多时候也都有关所谓“定”这件事情。比方说在《大学》里面就有讲了,所谓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那这段《大学》里面的话呢,在中华文化里面,可以说是扎根扎得非常地深、非常地牢的,所以一般人对于“静〔定〕”所得到的理解也都是说:我们如果静下心来,在静下心来之后,自然思考就能够更周全、更没有所谓的障碍,然后这样子就更能够把现前的事情处理好;这个就是我们一般人对于“定”这件事情所知道的情形、所知道的境界。
不过在佛教里面,我们谈“定”这件事情其实谈得更深入。我们在佛教里面讲说,“定”就是所谓的制心一处,令我们的心安住,不掉举、不散失。那么这件事情,在佛教里面,谈到“定”往往也会谈到说,怎么样去真正达到制心一处或者令心安住的方法,是有一些方法可以让大家练习。就比方说在打坐里面来讲,打坐的时候,透过各式各样的打坐行门,透过这些行门的反复练习之后,我们就能够在打坐之中,越来越消除我们的妄想,让我们的心念越来越集中在我们应该要集中的这个禅定境界。所以,佛教对于这个部分是有完整的论述的。
但是,当然我们也不免要跟大家提的就是,关于打坐这件事情,其实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并且打坐的这件事情并不是佛教的专利;因为当时在 佛世(在我们 佛陀的那个时代),跟佛教同时的其他教派,其实也都有许多的人在进行打坐;并且有许多的这些教派的人,也都透过打坐达到了世间人所能证得的禅定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要跟大家讲,虽然说一般人常常会看到打坐就以为说那一定是佛教,可是我们要提醒大家,其实打坐这件事情并不是佛教的专利,佛教真正可贵、真正殊胜的地方是在于,以禅定作为一个工具而要达到解脱。所以在 佛世那个时候,佛陀有许多的弟子,〔在未归依 佛陀前〕其实已经在各派里面都修练到世间人所能证到的最高的禅定了;但是即便他已经修到了世间最高的禅定,可他依然是不能解脱的;一直要等到他们见到了 佛陀,听到了 佛陀的开示之后,才真正掌握了解脱的关键,所以那个时候才是这些人真正进入佛教的开始。所以我们要提醒大家,不是光凭打坐,不能够说打坐的就是佛教徒。
除了我们常常看到的打坐之外,其实如果我们从制心一处、令心安住的这个观点,或者从心得决定的这个观点来看,其实不只是打坐,乃至于我们一般的行、住、坐、卧,或者我们平常在思惟、读经的时候,或者我们平常在礼佛拜佛的时候,也许我们在这些当下(每当作这些事情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心都是很安定的。比方说,如果我们在读《金刚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完全都放在经文上面,没有显著的妄想来让我们的思绪飘走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时候是读经所得到的一个定;因为那个状况就是一心只安住于《金刚经》上。又或者我们在礼佛拜佛的时候,如果我们在礼佛拜佛时,一心都只是忆念着佛的话,这个时候当然也是一种很具足展现了所谓“定”的境界;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心确确实实就是因为安住在忆佛的念头里面,不会有其他的妄想,自然这就是所谓“定”的具足展现。
所以从这个立场来看“定”,既然这个“定”这件事情并不仅是打坐而已,那么所有关于行住坐卧、关于读经、关于忆佛拜佛的这些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所谓的在动中我们能够维持令心安住、制心一处,或者令心得决定。所以我们谈到的是说,其实除了静中打坐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内涵,这更重要的内涵就是所谓的“动中定”——动中的定力。
那么关于动中的定力,我们正觉同修会在教动中定力,在这方面可以说我们有累积了相当的心得。我们在开设的禅净班里面,有循序渐进地教导学员,怎么样透过一定的方式来养成动中的定力;并且这个动中的定力,正因为它是在动中便能够成就禅定的功夫,所以这个动中的定,比静中所养成的定力功夫,更能够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那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许多烦恼,这些烦恼哪一样不是因为我们跟周遭的环境互动,所以才会有这些烦恼呢?所以,这些烦恼其实具足地展现,就是在我们跟众生、跟周围环境互动之中。如果我们在跟众生互动、跟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恰如其分地用动中定(施展我们动中的定力)的话,那么很自然的,我们就能够用这个力量来对治我们相应的贪瞋痴、相应的烦恼;这个比静中的定要得力太多太多了!
在同修会里面,我们许多禅净班教导的,实际都显示,动中定才是帮助大家对治烦恼的一个有效的方式。如果大家没有机会参加正觉同修会的禅净班的话,各位观众可以选择直接去阅读 平实导师所写的两本书:一本叫作《无相念佛》,另外一本叫作《念佛三昧修学次第》。在这两本书里面,平实导师已经把动中定的知见,及养成动中定应该作的功夫,都毫不保留地写在书里面,所以如果您有缘,并且您也愿意按照书里面所讲的程序一一去作的话,相信您很快也会体会到动中定于对治烦恼,乃至于减轻、消除烦恼,所发挥的巨大功效。当然,如果您希望除了自己看书之外,也能够进一步来一起共修的话,那当然是最好,因为这个是成就动中定最迅速的方式。
所以总结来讲,我们刚才讲的“定”这事情,我们讲的“定”不只是打坐而已,其实还包括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一切活动当中,所应该有的“动中定”的力量;那么这个动中定的力量,在对治烦恼上面,远比从静中打坐修的要更有效。
我们如果再回头来谈“正定”的内涵,我们可以把它归结起来看,“要有正定”这个意思就是,我们在平和的时候,希望能够维系专注于所谓的正念,然后以之来深入体会佛法;也就是,定是为了要让我们能够持续专注于正念。那么正念呢,正如同我们上一次讲的,正念可以是解脱道里面所谈的四念处观,也就是身、受、心、法四项的行门;可是如果我们进一步讲的话,其实正念更可以放大到整个佛法的范围来看,也就是时时以众生的法身慧命,时时以众生的究竟福祉,念兹在兹、挂在心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在这个原则的引导之下,自然会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佛法的正见,并且也希望把佛法的正见能够传播给其他人,跟其他人分享,让其他人也一起能够领会佛法的胜妙。所以,这个是正定在平和时最重要的用处,就是能够维系专注正念。
然而除了这个之外,正定也有一个重要的功用,就是当有境界考验的时候,由于定的力量,可以使我们的心不会完完全全受境界的左右,我们就有机会能够逐步地减轻心随境转的种种纷乱;甚至哪怕有境界考验的时候,我们也能够透过定的力量,让我们自己迅速回归到正念。这是正定的第二个用途。
当然第三个用途,讲到的就是在临终往生的时候。比方说如果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如果临终的时候,是完全的昏昧、昏暗的话,在没有办法忆念 阿弥陀佛的状况,这个时候自然就没有办法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关于这个部分,如果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话,平时就应该要锻炼正定的功夫,让自己即便是临终往生的时候,还能够一念乃至十念清晰地忆念 阿弥陀佛。那个时候只要能作到这样,依照 阿弥陀佛所发的悲愿,祂必然现前来接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继续修习佛法。所以,这是讲正定它在不同状况下所发挥的功用。
我们在谈正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般人都会很习惯的把正定这件事情,或修定的这件事情,都把它的重点放在扫除妄念。也就是一般人会觉得妄念就好像尘埃,当妄念在我们的心里生起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的扫——好像是拿着扫把把它尽力地扫出去。或者又譬如说,好像是要把它压制下去,让妄念不要生起一样。但是实际上来讲(就我们实际体会的心得来讲),就功法的部分、实践方法的部分来说,它的重点其实不在于用力去对治妄念。它的重点反而是用功在什么上呢?是继续使自己净念相续(或说一念相续、正念相续)。当然这个部分,其实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把力气放在如何去扫除妄念、如何去对治妄念,而是我们用功的时候要着重在:到底眼下清净的这一念是不是能够继续相续?只要它能够继续相续,哪怕心中有来来往往的妄念其实都没有关系。这个是我们在修学定的功法上面应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当然这里面的重点就是要恒常练习,要常常找时间练习,当然这就要回归我们等一下会说到的正精进。这是功法的部分。
至于正定的心法的部分,我们要了解到,所有一切妄念的起源,其实都是在于我们有重重叠叠的烦恼,所以才会有妄念。所以,真正要对治妄念,不是在我们学习禅定的时候,用力去压制这些妄念,希望让妄念不生起来;其实,反而是要在我们平常一切的日常生活,都能够想办法减轻烦恼、对治烦恼,乃至于到最后能够心得决定〔编按:不为烦恼所缠〕。
那么如何能够正确地对治烦恼,乃至于说减轻或者降伏烦恼呢?当然它的重点就在于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烦恼生起的关键,我们也要能够掌握什么是对治烦恼的关键。所以,这里又回归到我们之前讲的佛法的正见、正思惟、正念;并且除了正见、正思惟、正念之外,这里当然跟我们前面讲的正语、正业跟正命也都有关系;因为这些正语、正业、正命,正是为了要减少我们在学佛上面的遮障。所以,如果我们正确地掌握了伏烦恼的关键,并且同时减少遮障的话,自然而然烦恼就会越来越淡;一旦烦恼越来越淡,我们就很自然会发现,在练习修定的时候,这时妄想也就越来越轻、越来越淡,乃至于说有些人就能够自然成就一念相续,并且是净念相续的美好境界〔编按:身心轻安〕!所以我们在这里提醒大家,真正要对治妄念,其实要从减轻烦恼着手〔编按:也就是降伏五盖烦恼〕,而不是一味地在修习禅定的时候想办法压制它。
关于这个正定的部分,我们就以上述所说,来提供大家参考。
至于“正精进”的部分,一般在说到正精进的时候,都是以“四正勤”来说的。四正勤谈到的范围就是,若是属于善法的话,如果是已经发起的善法,那我们要让它增长广大;如果是还没有发起的善法,我们自己要尽力地让它(善法)能够发起。相对来讲,对于恶法的部分呢,如果是还没有生起的恶念,我们当然要尽力防止它生起;但如果是已经发生的恶念或恶行,那我们就要忏悔、要弥补,并且下次千万不能再犯。这个就是一般四正勤最通俗的解释。
不过在这里,我们要进一步地勉励大家,关于正精进这件事情,如果我们放在学佛的利益这方面来讲,我们要勉励大家的就是,学佛,回过头来说,如果要好好学佛的话,我们希望大家最好不要把学佛只是当成一般知性休闲的活动。因为佛法其实不是心理辅导,佛法也不是所谓的知性小说;如果您只把它当作一般的学问,在您有闲暇的时候稍微翻一翻而已的话,那这个样子相信您会错失了佛法里面许多美妙之处。并且我们要进一步地告诉大家,佛法一定是可以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分分体会、分分发挥功德受用的。这个就包含了,比方说我们在面对日常生活的时候,透过解脱道的修习,正确掌握解脱的原理之后,让我们可以解脱烦恼;甚至我们如果也能够掌握佛菩提道的义理,在断我见之后,进一步明心乃至于见性之后,我们更可以在种种的境界,或者是在诸法之间能够得到自在。这个部分,显然都不是我们一般在闲暇的时候,只是拿起小说来看的心态能够达到的。
所以,对于〔正精进〕这方面,除了四正勤的意义之外,我们在正精进这件事情上面,希望进一步地勉励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我们说佛法真的是很好,可是希望大家真的要亲身来学;而且,学的时候希望大家多精进一些,别只是把它当作一般的知性小说阅读而已。
如果您也同意这样的见解的话,我们就更进一步,在正精进这上面仍然要再给大家一点建议。我们说自己努力地修习佛法不是不可行,可是自己学习的话,你会有很多的盲点;当你碰到盲点的时候,往往也只能够用自己习以为常的一些知识去解释、去理解它,久而久之,你会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最后变成画地自限;然而这个时候你可能已经离真正的佛法很远了。所以我们说,自己修行不是不可行,但是会很辛苦,并且到最后万一又变成了自说自话、画地自限的话,那花了这么多时间,其实是很可惜的事情。所以,关于正精进,这边我们要给大家建议,希望大家能够想办法去亲近善知识跟正法的道场,来学习佛法的正见。
这里当然我们又再次提到了正见的重要性,因为即便是选择善知识跟选择道场,也都是要以正见当作唯一依归的。比方说解脱这件事情,当然就一定要回归怎么断我见,并且要能够具体地说出断我见的方法,这才是善知识所当为,这才是一个正法道场所应该传播的。
除了亲近善知识跟正法道场之外,我们也希望大家精进再精进,希望大家能够拨出时间定期参加共修,因为共修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往往我们自己学习的时候,我们有许多的时候会因为周遭发生了种种生活中的难事,而不禁打了退堂鼓,也许我们常常会因为,比方说天气不好,或者自己的身体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想那我是不是就先休息一阵子。可是借由透过定期参加共修的力量,就可以提供给我们继续往前进的一个最好的帮忙。除了这个之外,我们也希望大家在精进这方面,能够作到每天固定拨出时间进行正思惟、正念乃至于正定;每天拨出时间作思惟跟练习正定,或者养成正确的心念,这些事情才会让我们在佛法上面走得很稳固。
那最后也勉励大家,如果您能够参与持戒的话会是更好的一个帮助;因为持戒这个部分也牵涉到正念、正定,当然也牵涉到正语、正命跟正业。
所以,以上就是我们关于正精进给各位菩萨的建议。今天我们就先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本文稿系依《正觉电子报》连载之弘法视频文字稿置换,详情请见《正觉电子报》第135期〈正觉教团弘法视频文字稿连载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