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第26集

阿赖耶识不含摄在识蕴之中

由 正钧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今天要先与大家继续谈谈“意根是否是意识之别名”?然后再和大家谈谈:〈阿赖耶识不含摄在识蕴之中〉。

从另一方面来说,一般人今世在人间入胎之时,是只有第七、第八两个识;对一般人而言,假如不修学佛法,这两个心都是无始无终的。前面已经说了:意识是缘意、法而生的识,意识所了别的是法尘境。安慧如是说:

意界者,即彼无间灭等,为显第六识依止,及广建立十八界故。(《大乘广五蕴论》)

若是如同安慧这种“意根即是前灭位之意识种子”的主张,那么某甲当世舍报后,在入胎的前几个月,为何前一世落谢为意根之意识不再度显现出来而了别尘境,而有入胎的前几个月没有意识的状况?即便说入胎前几个月后的胎儿,乃至是刚出生的婴儿,因为前一世意识落谢为意根而来到了今世,便使得意识又可以在今世现前运作;却为什么不能延续前世的意识而能够了知前世的种种呢?其实是因为:入胎识的前几个月,虽然说意根一直都在,但是五色根并不具足,所以尘境无法现前,意识当然也就无法现起。

前面说对于一般不修学佛法的人而言,第八、第七识都是无始无终的;而一直都在的第七识意根,会与被执藏于阿赖耶识中的无明种、业种相应的缘故,因此不但是意根末那识不肯让自我消灭,也使得受报的有情其下一世的五色根具足出生之后,见闻觉知心也因此而现行,当然新的一世的意识也出生了,而就有了我们的一期生死。所以,意识与意根都各自别有自身的种子,意识现前运作时,一定有其俱有依的意根同时现前运作,而不是此一剎那是意识,下一剎那就变成意根了;因此,这也可以证明意识与意根是两个不一样的心。

再者,安慧如是虚妄之说,而使得意识种子即是意根,因为种子现行而出生种种法;然而,安慧是否定有阿赖耶识的,所以此一说法又产生了“眼根能生眼识”,乃至是“意根能生意识”的重大过失了。简而言之,若是“眼根能生眼识”等,则死人亦应还有眼等六识,因为现见其五根还没有散坏,仍然具足存在而也面对五尘的缘故;然而,大家都可以知道这并不是事实。其次,既然“眼根能生眼识”、乃至是“意根能生意识”,这又产生了一个问题:难道说是个别独立的运作吗?也就是说,眼根想要生出眼识,眼识就可以出生;乃至是意根想要出生意识,意识就可以出生;彼此之间不需要有任何连结。然而,为什么某甲在专心看一个物品的时候,常常会有忽略、甚至是没有听到别人在呼唤他的情形发生呢?为什么行者在二禅以上的等至位,明明眼等五根也现前触境,为什么“眼根不生眼识”、乃至是“身根不生身识”呢?同时,若是意识想要进一步了别刚才所见的花朵,但是眼根却说:“我想要休息一下,意根你就自己看着办好了!”那么生活中很多情况,必定会大乱而没有办法继续了。当知一定有一个意根作为前六识的俱有依,而在前六识的运作过程中作主。

三者,若是没有意根,而有“眼根能生眼识”等,则眼根依何、缘何而生眼识?即使说“缘眼、色生识”,那么请问:“色尘如何现前?”然而《阿含经》中的开示:“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中阿含经》卷54)分明就已经指示出:眼识是缘眼根、色尘而由他法所出生,而不是说眼根能生眼识。如是种种,即足以辨正安慧这种“意根即是前灭位之意识种子”的主张,而引生出来眼根能生眼识等,这只是虚妄之说。

此外,安慧这种“意根即是前灭位之意识种子”的主张,其实是变相在主张:意根是假名施设而有;只有六个识,没有第七识意根。然而,就一般人在现实生活之中,或者是睡着无梦,或者是因故而闷绝,意识都是不存在的;同时行者在无想定与灭尽定之中,意识亦复不存在的。这表示说意识是生灭之法,生灭之法当其已经灭了以后,则成为无有之法,自己已不复存在,又如何自己能够又复生出来呢?而现见有人们的一觉醒过来,行者之出离定境等等,意识又再度出生的事实存在;这就已经表示出:意识出生的背后一定有其出生之处,以及促使其出生的依止了;而前者正是本来不生不灭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后者正是处处作主的第七识末那识。

除此之外,安慧于《大乘广五蕴论》中建立“意根即是前灭位之意识种子”,以及变相而说“意根即是意识的别名”,却又于同一论中举示:

复有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同一论中随后又说:“几有分别?谓意识界、意界及法界少分。”那么在这两段论文之中,却又将意根与意识分列为二界,那么这就跟前面所说“意即是意识”之自语相违。所以,安慧所说的“意根即是前灭位之意识种子”、以及变相所说的“意根即是意识的别名”,“只有六个识、没有第七识意根”,那么 世尊在经中所说的十八界,就会变成有缺陷的;这样就变成谤法、谤佛之说了,因为 世尊是如实语者的缘故。

接下来,再和大家谈谈“阿赖耶识不含摄在识蕴之中”。安慧在《大乘广五蕴论》中说到: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

安慧变相的“意根即意识”之虚妄说,前已辨正,现在来看看这一段:“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如是六转识及染污意、阿赖耶识,此八名识蕴。”安慧这么一说,把阿赖耶识摄归于识蕴,表面上看起来是说“我安慧也认为有阿赖耶识”,这其实是明修了阿赖耶识的栈道,其实却是暗度陈仓而否定了阿赖耶识。

首先要说的,既然是“六转识及染污意”,则“识蕴”二字应改为“识阴”;这个部分现在就不再细说了。而前一集中的内容,已经说明《阿含经》之中已经开示:

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缘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中阿含经》卷54)

换句话说,十八界之中归属于识蕴的眼等六识,都是根、尘为缘而生的识,生识已,依其根而立名;所以十八界之中是有六组的“根、尘、识”,眼识等的六识才合称为识蕴。意根虽然是六识的俱有依,但是却是属于“缘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的意识聚之中,所以识蕴所说的眼等六识,严格而言并不包括意根在内。识蕴等的六识,再加上六根中的意根,这七个心都含摄在十八界之中;若是再提到万法所依的阿赖耶识,就合称为八识心王。

再者,他说:“若最胜心,即阿赖耶识。”可是反过来却把阿赖耶识摄归在生灭法的识蕴之中。因为 世尊金口开示,阿罗汉入了无余依涅槃是五蕴俱灭的,而识蕴含摄在于五蕴之中;如是阿赖耶识就变成名存实亡。因为生灭之法,当其已灭之后则成为“无有”之法,“自己”已经不复存在,如何又能够像安慧在论中所说“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法界中的三世因果就没有办法运作了,当然这个时候阿赖耶识也不会是最胜心了;所以,阿赖耶识不可能含摄在识蕴之中。而安慧在《大乘广五蕴论》中,虽藉经论中所说,也说有阿赖耶识的种种性用,其实主要却反而是在否定有阿赖耶识。

再来看看安慧在《大乘广五蕴论》中,引用 世尊在《阿含经》中的开示而说有十八界。既然安慧也接受 世尊所说的十八界,世尊也开示阿罗汉入了无余依涅槃也是十八界俱灭的。如同刚才的问题,且不再说识蕴在不在十八界中的问题,先要请问:“十八界之中的六根、六尘、六识,有哪一个部分它是会自己单独无因、无缘而运作的?”为什么要这样问?经论之中在说明四缘的时候,譬如说到:要生起眼识及其相应之法,一定要有眼根为其增上缘、色尘为其所缘缘,而以意根为其等无间缘;当然眼识之生起还要有空、明……等缘,那就不细说了;而耳、鼻、舌、身、意识的运作,就可以比量而了知。而经论之中,依于四缘来说明十八界的运作,有时候只说到这里,那么四缘之中的“因缘”,又位在何处呢?当知十八界都不是常住不灭的法,十八界都是直接、间接、辗转由万法的本因出生;因缘所指的正是万法的本因,因地的时候就是阿赖耶识。十八界之中的眼等六识就是识蕴,除了六识之外,只有六根中的意根是心法,其余的五根、六尘都不是心法;阿赖耶识是第八识、意根是第七识,这在百法之中是同属于心王;所以阿赖耶识也不是意根,两者是不一样的心。如此一来,如同前面所说的“阿赖耶识不在识蕴之中”,现在也可以知道:阿赖耶识也不在十八界之中。

再者、假如如同安慧所说“阿赖耶识是识蕴之所摄”,这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前面已经说过 世尊金口开示,阿罗汉入了无余依涅槃是五蕴俱灭的,而识蕴含摄于五蕴之中;那么阿罗汉一旦入了无余依涅槃之中,法界还剩下什么?本来只是六根、六尘、六识都不在了。现在依安慧所说,连阿赖耶识也不在了,那佛法就变成什么?变成断灭之法。其实,假如如同安慧之所说,一定不可能有阿罗汉会入那样子的无余依涅槃的;所以,这也是有着很严重谤法、谤佛的过失的。

从另外一个方面,若说十八界可以外于万法所依的阿赖耶识,自己就会独立运作:一者、如同前面所说“眼根能生眼识,意根能生意识”的重大过失,而无法了知六识出生的缘由,也无法界定彼此之间运作的互相关联;那么生活中很多状态,必定会大乱而无法继续了。二者、每一个有情的十八界,是什么原因而各个不相同呢?因为现见众生有着各个不同的外貌、技艺;难不成说各个的十八界的运作机率不同?只是这样子的说法未免就太荒唐了,而使人没有办法接受;因为这一定又会回到运作的所依,而运作的所依的阿赖耶识,却又被安慧排除在讨论的范围之内,那么当然就没有办法继续讨论。三者、十八界假如自己就会运作,而不需要有一个不在十八界之中的阿赖耶识为其所依;而十八界是可灭之法,那么十八界的出生、运作,其本因又是什么?而运作之后造作未来世要受用的果报又寄存在哪里?虽然说十八界之中的意根是可以往来三世,但是意根是处处作主的心,业种若是寄存于意根;处处作主的缘故,难道意根不会只挑好的业种而舍弃坏的业种?然而现见有三界六道,所以业种是不可能寄存于意根的。

否定阿赖耶识为万法所依,或者是不认为阿赖耶识在十八界之外,那么法界中因果之法要如何建立?同样的道理,十八界的运作如此,识蕴的运作亦复如是,都不能离开万法所依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本然就不生不灭,不会系属于生灭的识蕴之中、也不会系属于可灭的十八界之中;阿赖耶识是生灭识蕴出生之所依,是十八界直接、间接、辗转出生的源头。

今天就说到这里。祝愿大家:幸福、健康,道业猛进!

阿弥陀佛!


浏览量 857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识蕴真义》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