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系列视频弘法节目,我们继续评破琅琊阁张志成先生2020年4月7日贴文之错谬。上一集我们已经引证《成唯识论》和《成唯识论述记》所阐释的正义,论证《唯识三十颂》中“此诸法胜义”指的是非安立的“胜义胜义——一真法界”众生的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心体。
然而,张志成先生始终批评并否定正觉同修会【界定“真如”只是阿赖耶识的“真实、如如”性】,使第八识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的“真如无为”,成为无有能显的第八识心体作为所依,那么他主张【“真如”是一切现象二空所显现的真理】,就无法避免地成为一种虚妄想;他进一步又说:【这是以胜义胜义——最高胜义谛或“非安立谛”立场,来界定真如。】(〈正觉同修会的名相错解:从《百法明门论》看阿赖耶识与真如的区别〉,琅琊阁。)那么就十足地牛头对马嘴,把安立的“道理胜义——二空真如”,说为非安立的“胜义胜义——一真法界”,所说正与《成唯识论》中所说相反,完全无视我们前面完整引证的《成唯识论》圣教;怎敢自称懂《成唯识论》,妄言非议真正胜解《成唯识论》的真善知识 平实导师?我们说“胜义胜义——一真法界”,就是指众生第八阿赖耶识或称异熟识的心体;要探究这其中的真义,就得先了解“法界”的意涵。
接下来,就论述第四个子题:“一真法界的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才是诸法胜义”。首先“界”,界就是种子,就是功能差别的别名。例如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2中开示:【如契经说:“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界即种子差别名故。又契经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界是因义。】说界就是种子,是诸法的生起因。在同一卷,玄奘菩萨也解释:【此中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也就是说,无始以来所有的一切法都法尔如是地同等依持于第八识中无始本有、或熏习而有的种子,经异熟现行而出生或显现;因此,这一切异熟果法的亲生因,就叫作种子。所以法界是诸法的种子,诸法的功能差别,就是诸法的生起因。这就足以说明法界是有功德、有作用的;而这第四种“胜义胜义——一真法界”,既然是“法界”,必定也是如此,不是纯然无为无作用的。
再者,唯识经论中都说有“一切种子识”,例如 释迦世尊在《解深密经》卷1开示:【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世尊的意思是说:阿陀那识的体性是很深奥、深妙,而且是很微细的,不容易找得到祂;因为祂所含藏的一切万法的种子,犹如瀑流水一般不停地流注而产生了万法。但是这阿陀那识的深妙法,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也不是二乘圣人所能知道的,所以二乘圣人虽然已经不是凡夫了,在大乘法中来说却还只是个愚人,我释迦牟尼在凡夫之中是不演说这个法的。即使是在那些不证阿陀那识、不懂般若的二乘圣人之中,我也是不为他们宣说这个深妙法的;因为这些凡夫与二乘圣人,都没有深妙的般若智慧。如果我释迦牟尼为他们开示演说这阿陀那识深妙的法,他们都将会因为还没有亲证的缘故,而作错误的分别和思惟;这样一来,恐怕他们就会误会将第八识阿陀那识,误认为是第六识意识的我,将会因此而诽谤这个阿陀那识胜妙法为外道神我、梵我等世间我。
另外,无著菩萨所造,玄奘菩萨翻译的《摄大乘论本》卷1,也有开示:【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谓薄伽梵于阿毘达磨大乘经伽他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即于此中复说颂曰:“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就是论主 无著菩萨针对有人提出:“世尊在何处有说到这阿赖耶识名为阿赖耶识”的质疑,举出 世尊在《阿毘达磨大乘经》的圣教说,由于阿赖耶识能摄藏诸法的种子,就是有功能差别,因此称这摄藏一切种子的心识名为阿赖耶识。
再者,根本论《瑜伽师地论》卷1,弥勒菩萨在解说眼识所依的非色之法时,也开示:【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著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说眼识是依于众生自己的一切种子识中,无始以来,因为爱乐执著于眼的净色根(也就是胜义根)上,由第八识根据所缘对的外相分色尘,而变现的内相分色尘影像,不如理作意地误认这些生灭虚妄的内相分色尘影像都是真实法,以这样不断熏染串习的种子含藏于第八识心中,作为来世眼识的亲生因;然后第八识就会不断异熟出生相应的果法,也就是这个有情众生一世又一世的眼识,所以称这个能使令一切种子异熟的识,为“异熟识”。
从以上我们所引据的经论开示一切种子识的异名,或者称为阿陀那识,或者称为阿赖耶识,或者称为异熟识,其实都是指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这也有《成唯识论》圣教直接为证,玄奘菩萨在《成论》卷3中开示:【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谓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此等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在这段论文中,玄奘菩萨说众生的第八识,相应于其不同的功德,或众生不同的修证阶位,而有七种不同的名称,分别叫作:心、阿陀那、所知依、种子识、阿赖耶、异熟识、无垢识。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2解说第八识这第一能变识时,也开示:【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离此余法,能遍执持诸法种子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因相。此识因相,虽有多种,持种不共,是故偏说。】就是说:第八识因为能够执持一切世间出世间、有漏无为法种子,让这些种子出生异熟果的功能不致灭失,所以称为“一切种识”。唯有这初能变的第八识心体,才有平等无分别地普遍执持一切法种子的功能;离开了第八识而想要在其他色、心等法中,寻求具有遍执诸法种子功能的法体,是不可得的。因为这持种的意义,是第八识所独有的,不共他法;所以,特别举出祂的这种持种的功德。
而“能把现行诸法熏习下来的种子,都积集收藏起来”的“心”、“能执持种子及五色根,使之不坏”的“阿陀那”、“能给所知的一切善恶、染净乃至无记诸法,作为依持安止”的“所知依”,以及“能遍执持一切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法种子,然后再现行出生这种种法”的“种子识”,这四种功能都是第八识心体本有,而且是菩萨从因地修习到果地成佛的各各阶位始终都有的功德。因此,前面所引《成唯识论》卷3说:心、阿陀那、所知依、种子识,“此等诸名,通一切位”,这就表示众生的第八识心体无始本有,而且是永远不坏不灭;也就是说,祂是真实恒存的心体,不是假名安立施设而有,所以说祂是“胜义胜义”,异于七转识妄心,当然就是真心;并且祂一直以来都具有能出生一切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种种法的功德业用,所以说祂是“一真法界”,当然是真心。根据这些正义,我们说“胜义胜义——一真法界”,就是指众生的第八阿赖耶识、异熟识的心体,祂就是真心,是有功能德用,不是全然无为无作用的法,道理正在于此。
也唯有这“胜义胜义——一真法界的”第八阿赖耶识、异熟识心体,才契合《成唯识论》对圆成实性的界定。这除了上面我们所引证的《成唯识论》卷9论文,说“圆成实性是真实”、“圆成实是胜义”外,玄奘菩萨更在《成论》卷8开示说,“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意思是说,这“胜义胜义——一真法界”的第八识心体,不仅借由我、法二空而显示真如法性,同时也显示圆满具足、本来成就不是依他而生,并且含摄了诸法实性,因此称为圆成实性。
为什么具有圆满、成就、诸法实性三种真义,就称为圆成实?接着,我们就来论述第五个子题:“第八识心体才具有圆满成就诸法实性。”窥基菩萨《成唯识论述记》卷9,也有进一步地解释《成论》卷8“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的真义,基大师说:【由此真如:一者体遍,无处无故;即是圆满义;二者体常,非生灭故,即是成就义;三者体非虚谬,诸法真理,法实性故。即此体言,贯通三处。】就是说,这我、法二空所显示的真如法性,是依于一个具有“圆满、成就、诸法实性”三种真义的法体,所以显示出圆成实性。第一是圆满,圆满是表示这圆成实的法体具有“遍”的体性,祂是遍一切处都有,就是遍十八界、十二处;因为于一切处无不周遍,所以说祂是“圆满”的法体。第二“成就”,是表示圆成实的法体具有“常”的体性,是说祂常不坏灭、本来自在、非依他而有;因为非依他起,又不生不灭,所以说祂是本自“成就”的法体。第三“诸法实性”,是说这圆成实的法体能出生诸法,具有真实不虚的体性,不是假名安立施设,不是意识妄想存在的虚谬幻像;并且离开了这个法体,就没有任何真实体性可以验证运作了。所以说,这个显示圆成实性的法体,必定具有“遍、常、实”这三种体性。
前面我们已经举证《成唯识论》说明 玄奘菩萨强调:部派佛教声闻论师所主张,离于众生色、心等法之外真实常恒的真如无为,其实不是真实存有之法,而是意识虚妄想象的法。也就是说,能显示真如无为的法体,必定不外于众生身中的色法或心法。那逐一检视之后,同时符合这“遍、常、实”三种体性的,就只有众生第八阿赖耶识、异熟识心体。这可从《成唯识论》卷8,玄奘菩萨接下来的开示中得到证明;玄奘菩萨说:【显此遍常,体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我等。】就由这“遍、常、实”三种体性,就能区别圆成实的法体与众生妄心相应诸法的自共相、以及虚空无法之间,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圆成实法体与这些法之间,究竟如何不同?琅琊阁张志成先生在贴文中所说:【《成唯识论》采用狭义的“圆成实性”定义:“圆成实性”只是无为法的真如,并以“真实”来形容它,所以《成论》不会界定属于有为法的八识心(不管因地还是佛地)为真实。】(〈《玄奘文化千年路》辨正(一):阿赖耶识不是“真心”,是虚妄分别心〉,琅琊阁。)很明显就和我们上面引证的《成论》圣教相违背;至于其中的错谬,就留到下一集节目再作详细的辨正论述。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