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

第106集

更无余乘,除佛方便

由 正益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这系列是“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更无余乘,除佛方便”。

那我们来看看经典里面的偈颂:【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法,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妙法莲华经》卷2)也就是说,如来有种种的无量的功德,那透过我们亲证这个唯一佛乘菩提,可以来领受到自心如来的功德,所以得到真正的解脱乃至最后成佛。所以不论如来的种种庄严、种种功德,都可以领受无余。所以就像是诸子——这些在《法华经》譬喻里面的孩子们——最后他们得到了大白牛车,可以长久地一直在里面游戏;所以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如来境界。所以从菩萨摩诃萨一直到成佛,这样的历程,就是乘着这样的庄严的唯一佛乘,可以直到坐道场,然后在菩提树下成佛,摄受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这就是佛道中的一个历程。

三大阿僧祇劫里面,你要和许许多多的菩萨在一起,然后也要与修学的这许许多多的二乘人在一起,虽然他们不了解如来的唯一佛乘,可最后他们也会清楚的。所以同在一个道场里面大家和合,然后大家和敬一直修持,最后都是入如来的唯一佛乘大海中,最后成就佛果。在十方世界这样来一一探求,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成佛?并没有!除了如来方便摄受众生,将唯一佛乘分为三乘菩提;甚至再加上人、天乘来方便救护众生以外,更无其他的法、其他的乘可说。这就代表说,密教乘,包括说金刚乘、密咒大乘,这都是不如理的思惟;或是说认为声闻解脱道是最究竟的,甚至还有人说声闻解脱道是超越了大乘法,这样子完全是不如理的思惟。这样也是毁谤圣教,自己的果报应当来思惟这样是不好的。

那我们今天来看到这样的唯一佛乘的威德、功德,要去想说:到底我们应该怎么样来信受这个唯一佛乘?应当来相信说,佛法毕竟在说要如何成佛,不是只有成就阿罗汉。同样证得因缘法、缘起法,一位像世间的缘觉,他可以成就辟支佛果,可是如来是成佛,两个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如来可以显发所有的功德,完全无有障碍,可是辟支佛并没有办法;所以这一定有一个大乘法,不应当来轻易的毁谤。

当初 玄奘菩萨到了西天(到这个印度)的时候,戒日王邀请他来担任曲女城法会的论主,在十八天中他不断地阐释这妙义,这唯识的妙义就在阐释大乘真的是佛说。因为当初这缘起,是有一位、他受了邪见,他叫般若趜多,他就写了论来主张大乘不是佛所说。因此在这个法会上,他的所说遭到了 玄奘菩萨的破斥;而且在法会之前,那时候戒日王应该是想说,不能够说原先这要被破斥的人都没有受到邀请,这样胜之不武,所以就派使者去找他,请他过来。可是般若趜多他怎么样都不肯过来,因为他看到 玄奘菩萨写的论以后,他就知道他的智慧相差太远了。因为 玄奘菩萨的智慧是亲证的,并不是像他是想要攻击大乘佛法,然后自己诬谤说这些法不是 如来所说的,它只是一种思想或种种,或是后人创造的;那这些都是属于无根的毁谤。

那在这种情况下,既然受到破斥,他就怎样都死命地拒绝。后来拒绝到了最后一次,因为使者要不断地来往说人家为什么又拒绝了;他说的意思是说,好像就是说轿子太热啦!或是不会骑马啦!或是怎么样啦!种种……,就这些理由;可是这些理由,当然不成为理由。所以最后被逼到没办法,般若趜多就向 玄奘大师的方向来礼敬,代表他臣服了。这消息一传出来以后,当然大家都会知道说“大乘非佛说”是一个邪见、邪论,因为大乘真的是佛所说。所以曲女城的这个大会,更由于 玄奘菩萨的证量,使得“大乘是佛所说”以及“真唯识量”这样的光采,遍布了整个来到曲女城这大会上的所有一切学人。所以结束的时候,信受大乘的,就赞叹 玄奘大师是“大乘天”;那信受二乘法的人或是比较亲近二乘法的,他们就赞叹 玄奘菩萨是“解脱天”。

所以由此可以知道,从古以来就有人对大乘法不服气。所以今天会有很多人,认为这经典是后人编造的,或是学者还有人(现在学术界)普遍弥漫着一种想法,他说如果严格来说,“这个大乘经都不是佛所说的,全部都是伪经”,有时候也有人作这种主张,“全部都叫伪经论”的,这样。释印顺他从来都是反对大乘经典的,可是他很能够模糊大家的焦点,所以他还说他的结论是大乘是佛说,他真的是把这个话颠倒过来说。他根本连阿赖耶识不相信,如来藏他也毁谤;他根本相信只有六识的人,认为大乘是叫作六识心的大乘,那实际上根本没有这种大乘法啊!

然后我们来看一段经文,《中阿含经》:【如是正解脱如来,有因提罗及天、伊沙那,有梵及眷属,彼求不能得如来所依识。如来是梵,如来是冷,如来不烦热,如来是不异。】(《中阿含经》卷54)这意思是什么呢?如来是真正的解脱,而不是以灭掉自己的名色才得到的解脱;因为那种解脱不是真实的,只是用将灭止生的方法,让自己没有后有,然后说自己解脱。实际上那时候自己的五蕴、十八界都不存在了,解脱者是谁?所以《阿含经》就说:到底是谁般涅槃呢?实际上就只有灭而已。那因此从这点来说,真的还有人理解有如来的所依识吗?有,就是因提罗,就是因陀罗,在中国又称为叫作玉皇大帝;因为他听过佛法大乘法,知道有一个第八识,知道如来最后这第八识在果位、在佛位的时候称为无垢识。所以他也想要找到他因地的阿赖耶识,可他就找不到。而且不光是他在找,包括自在天,就是这里所说的“伊沙那”;伊沙那就是属于自在天。然后有梵啊、眷属啊!大家都想要找,可是都找不到。因为这个心体你找到,就是大乘法所说的明心,这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找得到的。

那如果释印顺等人还想要反驳说:如来的所依识就是六识。如果这样的话,那谁都找得到啊!稍微懂一点点佛法的人都找得到,不会连因陀罗还有自在天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六识心是什么?所以这种质疑是不如理的。只是说这个心体非常地难以证入,因为第八识证入,就是可以安住又得到佛菩萨摄受的话,他就可以入七住位不退。所以这心体是很难找得到的,因为祂的心行非常的微细;然后你也不太知道祂到底是怎么样,所以要透过善知识的教诲。所以才有教外别传的方式,来让大众可以有因缘契入。虽然有人看经典,他的善根启发就能够让他证入,但一般来说这样的菩萨不多。

然后再来说“如来是梵”。“如来是梵”的意思是什么?如来是梵就是:如来就是印度所说的可以出生一切诸法的“梵”。也就是说,这就是说每一位有情都有这个自心如来;因为每一位有情继续学佛,都可以未来成就佛果。因此自心如来祂就能够出生一切万法,所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要找到这一个有“能生万法”体性的这个如来藏,这个第八阿赖耶识心体,祂就是真如心体,这样才是真正的明心。

然后再继续看,到底祂的心体境界是什么呢?祂是清凉,所以祂没有热恼,祂不会受到来自于七转识心的种种见闻觉知的困扰。主要这还是说,这个是六识心的见闻觉知,因为六识心的见闻觉知会跟外界不断地相应,然后乃至产生五尘上的法尘;那末那只有知道这法尘上的大变动,但末那可以在意识心伴随五识的情况下,也可以了解这六尘相。总而言之,六尘相是喧闹的,六尘相是变异的,然而第八阿赖耶识祂没有对于这个觉观的境界,所以祂对于六尘是不予理会的;而且祂也没有念在六尘上种种的“想”,所以祂没有这些热恼、烦闷以及种种——种种的困扰、种种的分别都没有。

然后,我们再从佛法上来看,这实际上如来是“不离于如”的。这在《中阿含经》也有说明,如来“不离如”,而且如来不仅是自身不离如,如来所说的法也是不离于如的;所以包括四圣谛,也不离于如。所以一切的法都是透过我们这样来对第一义谛的理解,然后一直往前。所以不当来想说:今天声闻乘是高于佛乘、声闻乘是高于大乘,或是自己再去创造出六识心的一个什么乘,或是自己再依男女双修这样的房中术,再创造一个密咒大乘、金刚乘等等。应当回归真实的佛法。

好,我们接下来再看,在南传《尼柯耶》的《长部经典》中也有提到:【有名色之因,其因缘,其集,其缘〔而〕称谓识。】(《长部经典》卷15)也就是说,南传的这个二乘法,也承认在名色之外有一个识,祂是名色的因,然后因缘,也是这个集,集就是如同《中阿含》所说的名色的习,这个就是苦集灭道,也可以称为苦习灭道;就是包括过去以往的习气,然后所造的业都可以储存下来,这就是在说明这有储存种子的功能,这个识就实际上是种子识。那既然名色是这么多世间的这样的种种,所以这实际上就是在说,一切法种子识,就是可以简称为一切种子识。然后去缘,因为佛法说有四缘——四种缘。然后这些错综复杂的这世间种种,都也是透过这个识,然后依他起,然后种种缘成就,所以有因有缘。然后还有过去种种的集起这样的功德,乃至于说这个本识祂作为因缘,整个缘起的根本,来推动着这个因果。实际上要说祂推动,应该是祂随顺诸法,随顺这个诸缘起;因为祂虽然是缘起的中心,然而第八识是无作法。不过众生总是会以为:啊!为什么他这一生受到这么大的痛苦,是谁造的业或是怎么样?实际上如来藏祂是无作法,祂只根据祂的性自性来去成就一切因果,实际上并没有祂真实要去作什么,只是看起来宛若祂在推动着这一切诸法,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好,我们再看到《杂阿含经》:【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杂阿含经》卷12)就是说一直往前来追寻,在这个十缘起支里面一直往前来探索,到底名色的前头是什么?是因为什么法的存在,才会导致于名色的存在?是因为什么法的生起,才会导致于名色之后的生起?那这样就找到这个识;可是这个识因为是无生法,所以祂没有更前面的一个所依的心体、或是所依的法,所以祂不用有什么“有”就存在,所以祂是本有之法。因此透过这样还灭的过程,是没有办法灭掉这个心识的;再探索这个的话,一直往前、一直往前来探索,也只能到这个地方就停止。

可是因为祂有出生名色的功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知道祂的境界,必须要跟着善知识来修学。那依这样来看呢,再回到名色,所以“识”就是往前探索的一个尽头,你没办法超越这个“识”,因为前面没有一法可得;乃至这个识的心体里面,实际上祂的自住境界也无一法可得。只是在这第一转法轮的时候,这么深奥的法不会讲太多;但是对于大乘菩萨来说,从善知识熏习这个道理,就知道说:哦!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本有法,这就是本识,这本识的话前面更无有一法。因为祂是一切法的所依,不是祂还要再依一个第九识,或是依玄想的一个法性存在;没有这样的事情,因为祂就是法界的根本,由祂能够出生一切诸法。

好,我们继续再来看。所以我们应当有这个因缘来受菩萨戒,然后就可以在这个佛道上一直往前。因为能够修这三大阿僧祇劫的唯一佛乘,你应当是一位菩萨,所以你就应该来受这个菩萨戒,然后能够得到诸佛菩萨现前来传戒的法,这样就是一个上品戒。这里要向大众说明,师父 平实菩萨,他本身持守菩萨戒非常的精严,而且他的证量可以说非常的难以思议,尤其说出了关于这个第一大阿僧祇劫和第二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阶位的现观境界,这个是从古到今都没有明说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是佛世以来也没有明说的。即使像 无著、世亲兄弟,他们对于唯识法这样地阐发,也没有特别说这个事情。但是由于唯识的这个正理,要在 玄奘菩萨手中显扬。所以当初 无著菩萨,大概就先把这现观的顺序,把它写得非常的清楚,但是最后到底这现观是牵涉到什么?因为本来佛经第一个没有把这次序——从三贤位到圣位七个圣位的顺序,把它列出来,无著菩萨就列出了几个,然后按照他修行的证量把它写出来。世亲菩萨虽然没有证得圣位,但他跟着兄长将这境界,把它作一个继续的描述,可是他们都没有提到这是证量所现的现观。

后来这些事情,为什么今天可以更清楚?当然是因为师父 平实菩萨有这个证量,所以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菩萨了,是菩萨摩诃萨的证量才可能知道。在以前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这是 玄奘菩萨以非常高的证量说的,因为他还是对弟子吐露出来,可是因为这事情比较敏感,所以弟子窥基大师就写了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如果要算八个现观的话,必须要第五地后,就是五地满心位的菩萨一直到佛位才能够理解;然后之后呢,从这后面你可以知道第九个,然后怎样的现观是要第几地菩萨,可是窥基大师也没有说这就是阶位的满心位现观。所以,我们今天如果有因缘可以在正法道场修学,你应当发心受戒;能够得到上品戒,然后继续在这唯一佛乘中修学。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阿弥陀佛!


浏览量 221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