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

第37集

方便品(二)

由 正莉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收看正觉教团制作的“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系列节目。今天我们继续上一集讲的“方便品”。

我们先看经文,《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 第2〉:【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佛力无所能测量者”,意思是说:“诸佛都有十力、四无所畏、三种解脱、种种三昧,以及所有佛地所应该有的其余诸法,三界一切有情都没有人能够测量。”诸佛的威德力是世人没办法想象的,因为诸佛都有十力,而且还有四种无所畏,并且也有三乘菩提所应证的声闻解脱、缘觉解脱以及菩萨解脱等三种解脱,并且具有佛菩提道中的无量三昧。

诸佛十力就是:一、处非处智力,二、业异熟智力,三、种种界智力,四、种种胜解智力,五、根胜劣智力,六、遍行行智力,七、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杂染清净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四无所畏就是:一、正等觉无畏,二、漏尽无畏,三、障法无畏,四、尽苦道无畏。此外,还有诸佛所有的其余种种诸法,也都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测量的,所以说三界世间“无能测量者”。

那什么是三昧?简单的说,三昧又叫作三摩地,就是定,或者说正受的意思。三昧有两种,有时候是指“禅定三昧”;有时候是指观行之后所产生的三乘菩提的“智慧三昧”,也就是佛法中的般若正受以及解脱正受。例如,大乘法里面所谓的“一行三昧、金刚三昧”,这完全是般若智慧,它跟四禅八定的定境无关,但是也称为三昧,因为心得决定而制心于这个智慧境界,决定住于这一处而不再转变,也就是制心一处的意思。既然心得决定,从此以后就不再改变自己对于法界实相的认知,那就是制心一处,当然就是定,所以这个智慧也叫作三昧。这是由于观行实相法界所产生的定心所,所以也叫作三昧。但如果心中有所怀疑,就不能得到决定性,那么心不决定的话,就是没有定,也就是没有三昧。

所谓“三昧”,包括禅定三三昧以及无漏三三昧。禅定三三昧就是世间的三三昧,叫作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也就是四禅八定的修证,这是世间的三三昧。佛菩提道的进修,禅定是放在三地心才修的,三地主修忍波罗蜜,以及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当然明心开悟之后,也可以先修得初禅或二禅,这样就有了自受用功德;但只要修到二禅,就可以体验禅定三三昧,因为从初禅到二禅,就已经函盖禅定三三昧。

禅定三三昧第一个就是“有觉有观三昧”:这是初禅境界,有觉也有观,觉观无碍,不离欲界五尘觉观。在初禅等至位里面,五尘中已经没有味尘与香尘,但仍然还有三尘“色尘、声尘以及触尘”跟意识觉知心相应。但是有觉有观一定不寂静,必须舍觉观才能进入二禅。

禅定三三昧第二个就是“无觉有观三昧”:这是初禅与二禅之间的中间定,又叫作“未到地定”,已经没有觉,但是还有观。也就是说,虽然了知五尘,但是不为五尘所动,仅仅是一心安住定境,对于五尘完全被动领纳,不会主动向五尘攀缘。意思就是说,初禅修学具足之后再继续修学,心向内安住不缘外五尘,渐渐安住自心内境,只有意识观照定境法尘。前五识虽然还未断灭,可是对于五尘已经不攀缘,也不起觉察粗心,不迎不逆完全被动领纳,不会主动向外攀缘,就这样安住。当意识观定境时,虽然也了知五尘,但已经不为五尘所动,只是一心安住定境,就叫作“无觉有观三昧”,这是二禅前的未到地定。

禅定三三昧第三个就是“无觉无观三昧”:没有觉也没有观,完全离开欲界五尘觉观。二禅以上的等至位都是无觉无观,也就是完全离开欲界五尘觉观,但仍然还是有定境法尘存在。二禅以上的等至位都是独头意识,前五识不现前,称为无觉无观三昧,离五尘境界,不觉五尘,不观五尘,完全离欲界五尘觉观,所以叫作“无觉无观三昧”。这时候就只有意识住在定境法尘中。意思就是说,这个无觉无观三昧,并不是意识心断灭了,不是全然没有觉知,其实意识觉知心一直都很清楚的存在,能够觉知自心内境,只是没有五尘——没有色、声、香、味以及触尘。所以,无觉无观的意思,只是舍离欲界五尘的觉与观,方便说为无觉无观三昧,并不是完全没有定境法尘的觉观;也就是说,对于二禅等至位中的定境法尘,仍然还是有觉知。

不过,这里讲的无觉无观三昧,千万不能跟般若诸经所讲的混淆。例如《大方等大集经》卷11说:【一切诸法无作无变、无觉无观,无觉观者名为心性。】《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说:【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又说:【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般若诸经所讲的,是指第八识如来藏在六尘中离见闻觉知的意思。而现在我们这里讲的,是讲禅定三三昧的无觉无观,是讲意识心离欲界五尘的觉观,方便说为无觉无观,但仍然还有定境法尘的觉观,这完全是意识心的境界。另外一点,就是这个禅定三三昧,并不是证得解脱的根本因。若想要证得解脱,那就要从无漏三三昧,也就是“空、无相、无愿三昧”的具足修证,才能够证得解脱自在之力。

那什么是“空、无相、无愿三昧”呢?这也有两种,包括二乘法蕴处界的“空、无相、无愿三昧”,以及大乘如来藏法的“空、无相、无愿三昧”。在二乘法中,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是缘起法,它的法性是无常必灭所以是空。既然蕴处界缘起性空,那么蕴处界所拥有的世间眷属、财物等等当然也是空;既然是空,也就没有一相可得,也就是没有任何一法具有真实存在不灭的法相,所以说“空故无相”。既然“空而无相”,也就不需要在心中有所希望了;那么心中已经无所希望了,也就没有愿求。既然没有愿求,也就不必在有为有作的诸法上面去追寻了;那这样子,对于我所的执著以及自我的执著也就断除了。这就是二乘法的“空、无相、无愿三昧”。

二乘法中的“空、无相、无愿三昧”,对于大乘菩萨来说也一样要亲证。只不过大乘菩萨另外还要再从实相心如来藏的本来涅槃性、本来自性性上面,来亲证无漏的三三昧。所以,大乘菩萨在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之后,现前观察第八识如来藏空无形色,现观第八识如来藏常住涅槃,虽然能生万法,本身却是空性,这就是“空三昧”。大乘菩萨由于证得这个空三昧,能够现观第八识如来藏无任何相,因此说“无相”。所以,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之后,就有了空三昧以及无相三昧。证悟后的菩萨再从这个空以及无相来转依,因此他的心中就不会再产生那种为自己利益打算而出生的愿求。假使菩萨有愿有求,那也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佛教正法永续流传而有愿有求。这就是大乘菩萨所证得的无漏三三昧,叫作“空、无相、无愿三昧”,又称为“三解脱门”。

以上所讲,就是二乘法的“空、无相、无愿三昧”,以及大乘法的“空、无相、无愿三昧”。主要就是,二乘法是从蕴处界来说,大乘法是从如来藏来说,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以上我们概略介绍三昧。

接着《法华经》说:【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妙法莲华经》卷1)意思是说:诸佛之所以能够到达佛地的境界,是在因地无量无数亿劫追随无量无数诸佛不断地修学,具足勤行菩萨六度乃至十度,具足修行种种的佛道,所得的甚深微妙诸法,众生很难以亲见,也很难以了知。

《法华经》接着说:【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意思是说:诸佛这样的智慧以及境界,那是要有一定的过程才能证得,就是于无量无数亿劫之中,修行种种法道之后,坐于道场中才能够成就的佛果,世尊说祂已经全部了知,也全部看见了。这里所谓的“道场”,不是在讲所盖的那个大殿,而是可以在那里参悟成佛的金刚宝座,那才叫作道场。所以如何去建立那个道场,得要有一个过程;而那个道场是否成熟了,要能够观察。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是坐在那里成佛的时节因缘,都要有智慧能够观察,叫作“道场得成果”。世尊说这个祂都已经全部知道,完全看见了。所以成佛得要有成佛的果德,如果有人宣称成佛了,那么您就要请问他:他的道场在哪里?是如何成就佛果的?是否具足十力、四无所畏、三三昧、一切种智等等?

《法华经》接着又说:【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意思是说:像这样佛地的大果报,种种的法性法相的真实义,世尊说祂以及十方诸佛,才能够知道这一切事情,也就是了知一切法,并且具足了知一切法的本末因果。

接着经文说:【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妙法莲华经》卷1)经文中的这个“法”,是指实相法如来藏。这个法没办法直接拿出来出示给众生看见,只有具有慧眼的菩萨才能够看见,没有慧眼的人怎么看就是看不见。这些以种种言辞名相所宣说的,都是在讲实相心如来藏法,然而如来藏的实际理地的真实理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是语言文字所能到达,从来不跟语言文字相应,离见闻觉知、离觉观,不是七转识的心行所能到达,所以是寂灭的;而这个法显示出来的真如佛性,也是一样寂灭的。这个道理,除了已经证悟的菩萨们信力很坚固以外,诸余众生是没有人能够得到真实的证解。如果信力不坚固的人,当他得到善知识的帮助而证得如来藏以后又怀疑,甚至不久又自我推翻,那么这个“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在他退转以后而自以为增上的意识境界中就讲不通了,也就是说,只要他退转而自我推翻就讲不通了!

时间的关系,我们讲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大家:福慧增长、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浏览量 306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

上一集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