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

第128集

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

由 正德老师开示




上一集下一集

视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音频下载链接(点击右键“另存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今天这个单元我们要来探讨“世尊于佛智慧是无所吝惜”的。

《法华经》中说到,大富长者以三车诱引诸子出离三界火宅,最后所给的却都是大白牛车,因为大富长者财富无量,充满种种的宝藏,既然每一位都是他的儿子,所以一点都没有吝惜地给予同等的七宝大车。这个譬喻说的,就是 佛陀以三乘法诱导众生出离三界生死之苦,其实都是以教化菩萨的法施设了方便;当佛弟子们分别以三乘法出离生死苦时,本质上都是入于佛慧之中了。

而当舍利弗被授记当来作佛以后,大迦叶等声闻、缘觉说了一个穷子除粪的譬喻。说有个迷失的穷子被大富长者认出来就是自己的儿子,穷子承受不了长者的威德庄严与大力势,宁可在长者家里除粪;长者与穷子经过二十年互相取得信任以后,长者虽然进一步地交代穷子要用心的经手处理各种宝藏,穷子却一点都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最后长者对外宣布穷子就是从小走失的儿子,所有的金银珍宝、各种库藏都归穷子所有。

大迦叶因此而以他们所证得而自认满足的涅槃,譬喻为佛法宝藏的一日之价。并且他也体认到原来 佛陀一向都把他们当佛子的,也是他们的心性,使得 佛陀必须运用方便力,才能让他们进入佛道中。所以大迦叶说:【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于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于菩萨前毁呰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妙法莲华经》卷2)如今我们才知道,世尊于佛智慧的传授是没有吝惜的,为什么呢?我们往昔以来一直都被 世尊当佛子看待的,然而我们却只乐于安住与满足解脱道的小法,如果我们有乐于大乘法的心志,佛陀就会为我们说大乘法的。佛陀在这一部经中唯说一佛乘,而往昔虽然在菩萨面前毁呰声闻是乐小法者,然而如今才知道,原来 佛在实质上是以大乘法在教化声闻的。大迦叶短短的这一句话,表达出 佛陀一向以大乘法为本质,完全以佛的智慧施设方便而说二乘解脱道法的修道次第,诱导声闻、缘觉众走入佛道之中,这是有根据的。

佛陀除了在《法华经》中宣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个因缘就是为了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以及诸佛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在另外一部经中,佛陀早已宣示,声闻、缘觉众等所行之信行、法行、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声闻、辟支佛等,都是菩萨法。这样的宣示,大迦叶等声闻、缘觉众却要等到舍利弗被授记以后,他们才真正的信解,世尊一点也没有吝惜佛的智慧,自己原来是 世尊以佛的智慧教化出来的佛子,他们也是菩萨的一分子,却一直不敢欣乐大乘法。

为什么说声闻、缘觉众的修道次第所行的也是菩萨法呢?佛说:【如是,如是!彼所行者是菩萨法。所以者何?五浊众生心乐小法不求大乘,是故诸佛以方便力随众生性而为说法;以诸众生多乐小法不堪大乘,如来以方便力观其深心,令发道意入佛智慧。】(《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2)佛对阿难说:“如是!如是!声闻、缘觉众他们所行的道次第是菩萨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五浊恶世的众生,心乐于解脱生死的小法,不求大乘法,因此诸佛以方便力随着众生的心性而为他们说法;由于诸多众生多乐于解脱生死的小法而不能堪受大乘法,如来以佛慧方便力观察他们深心的根性,开示佛法使他们能够发起修道的心意入于佛的智慧中。”

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以佛的智慧施设方便所说的二乘修道次第,为什么说也是菩萨法呢?到底什么是佛的智慧?在菩萨法与二乘解脱道的法中,要怎么去理解二乘解脱法是方便说呢?以下就以最初的信行为例子,说明其中的层次差别,以了解佛慧方便的梗概。《法华经》中 世尊说,诸佛出现于世是为了对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以首先要了解的是佛的知见,必须相信、接受佛的知见了,才有一步步次第转进修学的可能性。菩萨法是直接从佛的知见信入的,菩萨信受无数诸佛所知的法是无色受想行识、无染无著的,信受如来一切法空,如来都不见法。诸佛所知的法既然是无色受想行识,那就一定是实相的境界,只有实相法才得以无色受想行识;而染污与执著都是来自于与色受想行识相应所产生的,因此实相法没有任何染污与执著。

为何又说如来一切法空呢?因为有色受想行识,必然有三界中的我与我所,有三界中的我与我所必定会造作三界中的生死业,因此而在三界中生死不断,这就是三界有。实相法没有这些三界有,所以相对于三界有而以一切三界法皆空来说实相法;如来就是实相法的本体,就是如来藏心。这是如来藏心一切法空的一个面向。那另一个一切法空的面向,就是如来都不见法;对六尘诸法有见闻觉知,才能见闻领受、了知忆持、思考分别诸法,这样的心才有法的存在,也就是六识心以及意根末那识。而实相心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对六尘诸法不见、不领受、不了知、不忆持、不分别,同时也不分别自体为我,不分别自体所本来具足的无量功德法,不分别自体借缘所变生的是哪一类别的法,不分别自体有真如性,不分别自体本来解脱等等;所以说,如来都不见法,因此而说如来一切法空。这样的佛法知见,是菩萨所信入的。

所以菩萨凭借着对佛知见的清净信而修菩萨行,目标就是要悟入佛的所知所见,也就是悟入实相心如来藏,现前能够观察自己五蕴的实相如来藏心无我、人、众生、寿命,没有色受想行识五阴,没有十二入、没有十八界,法性本来空寂,真实而如如;转依自心如来藏的真如性,不再执著于因为五阴而有的寿命以及人我的处所。菩萨虽然尚未证得解脱生死的涅槃解脱果,但是依清净信实证涅槃妙心如来藏而胜解,获得如是般若解脱,这是菩萨法最基础的信行修学知见与实证。而这样的菩萨法,却不是声闻、缘觉众所直接修证的哦!实相法的法性本来空寂,借缘变生的阴界入诸法同样是空寂的法相,这个法相就是无常、苦、空、无我。

因此,佛陀观察娑婆众生都在生死中贪著于五阴我,被五阴的无常、苦、空、无我所迁徙而不能自知,反而颠倒的执取五阴是我、是常、是乐,所以轮回于生死苦中。被生死苦所恼乱者,不能堪受如来性净涅槃、本来空寂的大乘法知见;世尊以佛的智慧施设了四圣谛、八正道,让佛弟子得以如实知五阴无常、确实是苦;对五阴贪爱认取为我,即是苦聚集之本,那么这个贪爱应当要断除,必须如实证得不受后有的寂灭,灭除贪爱与后有的法道必须如实修学。

那我们先来解说一下四圣谛的法源,以不生的灭谛为例,此世五阴坏灭,后有五阴不再出生,那就没有生死轮回了,即是灭谛涅槃寂静的境界;假如还有五阴中的一分意识存在,想要住于涅槃寂静中,这就违反了灭谛的真义,因为意识属于此世五阴之法,五阴坏灭必定函盖意识在内,否则就不可说五阴坏灭了。也就是说,涅槃寂静所说的是一切生灭、有为、无常的法都灭尽无余了,才是四圣谛灭谛的真实义;而 佛陀说四圣谛是真实不虚的,那么生灭无常的法都灭尽的涅槃寂静,可能是断灭空无吗?到底以什么法而可以说佛法的灭谛是真实不虚呢?是一般学术界或者六识论者所说的缘起性空吗?而事实上,他们所说的仅属于缘生性空,必须涉及到能够借缘生起诸法的那个实相,你才有缘起性空可得。

刚刚已经说过,佛的知见是无色受想行识,所以色受想行识诸法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坏而灭,生灭无常没有自性,不能自在、不能常住,所显现的是缘生性空,绝对不是佛的知见。因为缘生性空必须借着五阴的生住异灭才能显现出来,却不可反过来说缘生性空无色受想行识;只能说缘生性空是 世尊运用佛的知见所施设四圣谛法的一分空义,让众生体悟五阴无常、苦、空、无我的现象,以便发起道心求证解脱生死轮回之苦,继而在信受三宝、诸佛所护念的前提之下,入于佛的智慧中。因此,灭谛——涅槃寂静,所指的就是本来不生、没有色受想行识,是诸法所从来的法身,真实如如都不见法,诸法空寂的如来藏心;当有情的五阴不再出生时,如来藏心自体不生不灭即是涅槃,涅槃的本际就是如来藏心体,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也说:“涅槃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

所以,假如不信受如来藏心体是涅槃本际,而想要以五阴的缘生性空作为真如空性、作为解脱的究竟处,连 世尊所方便施设的四圣谛都违背了,那更不是佛的知见了,因为对 佛陀的信不具足、不清净的缘故。因此说,世尊施设的四圣谛,本质上的法源就是教化菩萨所宣说的佛的知见,诸法空寂、涅槃寂静指的别无他法,唯独本来不生不灭的实相心如来藏;所以二乘人所修的解脱道即是菩萨法的方便说,这是非常明确的。经中 佛也说了:【如来以如是方便度诸众生到安隐处,无为无作离心数法,皆悉平等永灭苦乐,无有方所亦无住处,安隐寂静无余涅槃。】(《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2)如来以二乘解脱道为方便度脱诸众生到达安隐之处,这个安隐处无为无作,远离七识觉知心以及相应的心所法,声闻、缘觉、菩萨都以这个安隐处而平等无差别;因为这个安隐处永灭苦乐,没有方所、也没有住处,安隐寂静涅槃。

佛陀很清楚的告诉我们,这个无余涅槃是安隐寂静的,也只有本来无生的法才能够不受任何因缘所迁移而安隐自在,也只有本来无相的法才得以性空而寂静,也只有无色受想行识的法才得以无方所、无住处,因为你有五阴,必定不离方所与住处的缘故;也只有离见闻觉知、不分别六尘诸法,你才能说离心数法;也只有真实如如、无我无我所的法才得以无为无作。而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没有任何一法有无生无相、离心数法、真实如如的属性,连其中一项的百万分之一都不可得。这个无余涅槃安隐处,即是实相心如来藏,因为涅槃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的缘故,如来就是每一位有情的自心如来藏。

佛陀所说的声闻、缘觉与菩萨,以安隐处而平等无差别,指的就是声闻、缘觉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所证的解脱,是以实相心如来藏不再出生五阴,自体不生不灭为无余涅槃;而这个无余涅槃的本际如来藏心,无始劫来自体即是无色受想行识,无为无作、离心数法、无有方所、无有住处,安隐寂静、不生不灭、自性清净;这样的涅槃,世亲菩萨称为性净涅槃,玄奘菩萨称为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就是说,一切有情众生尚未出离生死苦时,各个有情独有的五阴实相如来藏心,皆具有如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被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所遮障,颠倒地认取五阴为真实我与我所,因此而不能脱离生死苦恼。

那菩萨直接信受佛的知见,所悟入的就是实相心如来藏,转依如来藏的真如法性,不再认取五阴为我与我所,五阴诸法皆是如来藏借缘变生幻化,假名施设而有的,生死与涅槃皆是如来藏而无二无别;不再畏惧生死,不急求涅槃,如是获得般若解脱。经由信受、实证而胜解,自心如来藏的性净涅槃即是二乘圣者所证的无余涅槃本际,如是而说与声闻、缘觉所证平等无差别。虽然声闻、缘觉乐小法,不能堪受大乘法,但是在《阿含经》中,就已经显现了 世尊于佛的智慧无所吝惜的事实了,世尊观察二乘学人的深心中,在生死中被五阴的无常、苦、空、无我所迁徙而不自知,因此以大乘菩萨法的四圣谛真义施设了方便,诱导他们发起道心入于佛的智慧中;虽然在教导中没有直接解说五阴的实相,但是也把五阴的生灭无常,以及借缘现起五阴的不生不灭法等中道的义理,毫无吝惜的宣说了。

佛说:【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杂阿含经》卷12)这个甚深之处,就是借缘现起五阴的法,加倍的甚深难见,因为这个法是一切能取与所取都远离的,没有三界中的任何贪爱存在,对于三界中的任何一法都没有欲念,无色受想行识,本来不生不死;这样的两个法,所谓的有为、无为,有为的法这样出生、安住、变异乃至坏灭,无为的法不生、无所住、不变异也没有灭,这就是比丘诸行无常之苦灭了以后,能得涅槃的道理。

佛陀告诉比丘们能证涅槃的真实道理,是因为这个甚深的缘起,指的是能借缘现起诸法者,而不是被借缘现起的五阴诸法;因为被借缘现起的法叫作缘生法,而缘生法永远都不离能取与所取啊!永远都与三界爱相应,对三界法有诸多的欲念,都是色受想行识中的法,一点也不寂灭,有生有灭不得解脱。所以此处所说的缘起甚深难见,指的就是实相心如来藏,对于一心求取解脱三界生死的比丘而言,他们只要信受、理解:灭尽诸行之苦不受后有的涅槃道理真实不虚,即可安住。所以,佛陀特地说明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有为之法不离生住异灭,生灭法灭了以后不是空无,而是独存无为法,才可说是涅槃寂静。而这个甚深难见,能借缘现起一切有为法的是无为法,无为法必定本来不生、不会变异,无方所、无所住,这样的无为法性不会消灭;所以比丘灭了生死诸行之苦以后,不受后有,是因为这个本来就在,不会变异、不会消灭的无为法而说涅槃,所以涅槃不是断灭空无。

经由这一段经文,对于以定为解脱或者对于涅槃是否一无所有存在疑惑的比丘,都能够解除疑惑而信受修学。因此,经中所说的甚深缘起,指的是难知、难证、难见的涅槃妙心如来藏;世尊在阿含时期以佛的智慧没有吝惜的解说,一切所说都是以大乘菩萨法的实质为主轴,从来没有对二乘声闻阿罗汉有任何鄙视。借由历经 世尊三转法轮说法的大迦叶,在《法华经》中的披露,一切人都应当信受大乘法确实是 佛陀所亲自演说的。只要想一想,佛陀既然是以一佛乘分说三乘,怎么可能不说大乘法呢?而大乘法即是 佛陀教化菩萨的圣教,即是菩萨所修学的法道,如何说可以仅以表面文字的研究就随意的诽谤大乘非佛说呢?诸佛皆以菩萨法教化声闻、缘觉等,因为诸佛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所以千万不要轻易的诽谤大乘非佛说,有智慧的佛弟子应当全面性的信受《法华经》,以增长自己对三宝的善根。

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

阿弥陀佛!


浏览量 192次

目录《三乘菩提之法华经讲义》

上一集下一集